经济领域的那些刑事法律问题(五)

日期: 2025-10-28

Q1  

某银行理财团队未经客户同意,将客户理财资金用于私募产品补仓,金额达100万元,事后未造成客户实际损失,构成犯罪吗?

A

构成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,擅自运用客户资金在三十万元以上的,应予立案追诉,虽已返还全部款项,但是否追究刑责,需结合是否“情节严重”综合判断。返还行为可作为从轻、减轻或免予处罚的情节,但不能完全排除刑事责任。


Q2  

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负责人将社保闲置资金用于P2P投资并造成35万元损失,犯罪吗?

A

涉嫌违法运用资金罪,造成35万元损失,超过“30万元以上”立案标准,属“情节严重”,对该负责人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。


Q3

行长在明知借款人无还款能力的情况下,仍向其发放贷款1000万元,并收受好处费10万元,怎么判?

A

本案中,银行行长违反国家规定,向明知无还款能力的借款人发放贷款,放贷金额1000万元,远超立案标准(200万元以上),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;银行行长作为国家工作人员,收受10万元好处费,为无还款能力的借款人“放行”,构成受贿罪。对银行行长应当以违法发放贷款罪、受贿罪数罪并罚。


Q4  

信贷员违规向其亲戚放贷,后亲戚未还款造成银行损失,犯罪吗?

A

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,应予立案追诉。


Q5

银行职员在为客户办理存款业务时,将客户存入的 100 万元资金私自转入自己的账户,未记入银行账目,后用这笔钱进行个人投资,案发时已归还 40 万元,仍有 60 万元未归还,怎么判?

A

构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,本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,属于“造成重大损失”的情形,故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。


···


Q6  

银行员工出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承兑汇票 500 万元帮助客户平账,犯罪吗?

A

涉嫌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,承兑汇票金额 500 万元已远超200万元的立案标准,应予立案追诉。


Q7  

银行员工对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汇票承兑致垫款500万元,犯罪吗?

A

涉嫌对违法票据承兑、付款、保证罪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,应予立案追诉。


Q8  

使用虚假出口合同购汇 100 万美元并转移境外买房,犯罪吗?

A

涉嫌骗购外汇罪,骗购外汇,数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上的,应予立案追诉。


Q9  

外贸公司把 300 万美元货款滞留境外两年不结汇,犯罪吗?

A

涉嫌逃汇罪,如认定外贸公司未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,将外汇收入擅自存放境外,可予以立案追诉。


Q10  

帮亲戚把10万元受贿款换成 USDT,犯罪吗?

A

行为人明知该款项来源于受贿,且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帮助掩饰、隐瞒资金来源和性质,该行为构成洗钱罪。